棄用垃圾桶7天垃圾帶回家 4名中二生頓悟減廢大智慧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8/08/01 19:25

最後更新: 2018/08/02 18:03

分享:

分享:

4名迦密中學中二女生,展開了1星期完全不用公眾垃圾桶的體驗旅程,把垃圾帶回家處理,統計1星期製造了多少垃圾。(研究報告圖片)

垃圾桶是否真的必需存在?不少人對垃圾桶有依賴,一見到便會將手上垃圾掉進去,去年12月漁護署將郊野公園山徑內553個垃圾桶移除、推動市民行山時要「自己垃圾自己帶走」,為了解市民對垃圾桶的依賴性,4名迦密中學的中二女生,展開了1星期完全不用公眾垃圾桶的體驗旅程,把垃圾帶回家處理,統計1星期製造了多少垃圾的同時,亦了解到垃圾的來源,反思到個人日常消費習慣、以及環保意識,得出「只要改變消費行為,垃圾桶也可消失」的結論。

一星期不用垃圾桶的日子如何渡過?4名女生將自己每日製造的垃圾,一件件帶回家,再統計垃圾量,並紀錄製造垃圾的原因、消費量等等,嘗試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,以減廢為目標,意識回收和再造的重要性。結果發現,7天過去,4人共收集了98件垃圾,大部分的垃圾來源,總是離不開食物、紙巾、包裝紙及飲品等,她們總結了4大反思,撰寫出《一見「桶」情 》研究報告。

第19屆「消費文化考察報告獎」頒獎典禮由環境局局長黃錦星(圖中者)擔任主禮嘉賓。迦密中學4名女學生為研究垃圾桶是否必然存在,親身體驗一星期不用垃圾桶,嘗試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,以減廢為目標,最終憑此獲得「消費文化考察」初級組冠軍及優異選題獎。(消委會提供)

反思一:每天垃圾製造量驚人 回收再造可重生

日常生活總離不開紙包飲品,不少人認為一件垃圾可能只是一盒喝完的檸檬茶、或是甜品盒,但4名同學體驗後,發現紙包飲品的吸管、裝吸管的膠套、紙包飲品盒及盒內的錫紙等,均是垃圾,只要動動腦筋,例如把紙包飲品盒回收,便可再造成筆筒及小擺設等,令垃圾獲「重生」機會。

反思二:產品過分包裝 無實用價值成垃圾

7天的體驗,令她們體會到,一件過份包裝的貨品,會為地球製造更多不必要的垃圾,例如一瓶可樂會有瓶蓋、瓶身和宣傳包裝紙3種垃圾,然而宣傳包裝紙實際上無飲用價值,認為大眾消費前,除了考慮價錢和使用價值外,更應選擇包裝較少的貨品。

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,凡事講求效率和方便。平日習慣叫外賣﹑買支樽飲品等,每天製造的垃圾量不少。 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反思三:以減廢為目標 以身作則主動改變個人消費習慣 

參與體驗的其中一名同學Angela,在計劃開始時,已懂得主動從飲食上減廢,包括每天買少一些外賣食物,甚至自備三文治,減少製造垃圾;惟她留意到,當身體有改變或生病時,會比平日製造出更多垃圾,例如情不自禁地拿起一張紙巾使用等,變相製造了更多垃圾,故認為需平衡方便及環保減廢的利弊。

另一名同學Suki則為自己制定減廢目標,減少日常吃食品的次數外,還以回收方法,例如將一天的垃圾收集起來,然後慢慢分類,逐一回收,身邊的朋友也因而跟住仿傚。

反思四:家人反對將垃圾帶回家 大眾卻容忍地球充斥垃圾

4名同學們在7日體驗期間,每日需將垃圾帶回家,期間卻面對同學投以奇怪目光、家人等反對,家人會擔心收集回來的垃圾滋生蚊蟲,影響家中的衞生。但她們反思到,家人不能容忍蝸居有少許垃圾存在時,人們卻沒有對於堆填區或自己房子外的垃圾感到厭惡,地球是屬大眾的「家」,面對全球暖化同時,大眾應學習要如何減少製造垃圾,為地球出一分力,否則終有一日會失去它。

第19屆「消費文化考察報告獎」以「點創生活」為主題,有來自84間學校、超過3,300多名同學(835隊)參加,上月18日舉行頒獎典禮。(消委會提供)

四名同學把體驗撰寫成《一見「桶」情 》研究報告,獲得消委會第19屆「消費文化考察報告獎」初級組冠軍及優異選題獎。第19屆「消費文化考察報告獎」以「點創生活」為主題,有來自84間學校、超過3,300多名同學(835隊)參加,透過觀察、實驗、訪問、資料蒐集等探究與反思,從而了解不同消費議題的相互關係。

消委會表示,明年「報告獎」將踏入第20個年頭,活動會加入一些新元素,以及發展網上平台,以鼓勵同學回顧過去20年消費文化的轉變,探究箇中意義,進一步促進和深化「報告獎」整個學習體驗,有關報名詳情將於下月公布。

【更多環保資訊】

電器8月1日瘋狂加價 雪櫃環保徵費$165偷步勁加$630

每年丟棄37億個 紙包飲品盒不是垃圾回收製再造紙【附回收教學】

小學生收集剩飯變肥料種菜 學懂惜食減廚餘